陳啟揚自2016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,現為作曲副教授。他透過作品與網上平台,致力於推廣粵語現代音樂的研究,探索有異於西方範式的作曲方法。
陳氏的作品在全球20多個國家與地區演出超過200次,由匹茲堡交響樂團、香港管弦樂團、香港小交響樂團、香港創樂團、Daedalus四重奏、Mivos四重奏等知名樂團演奏。他與小提琴家嚴栢良(聖母大學)長年合作,創作了多部具有跨文化主題和樂器編制的作品,並由嚴氏及小提琴家娜塔莉.道格拉斯(麻省理工學院)、喬爾.斯米爾諾夫(茱莉亞學院)、笙演奏家盧思泓等演奏。他的作品由Ablaze、innova、PARMA等唱片公司全球發行,樂譜則由Edition ICOT(日本)、Edition Peters(英國)、Universal Edition(奧地利)出版。他的個人專輯《制約.創意》(Navona Records,2025)是首張由古典音樂唱片公司發行的粵語合唱專輯。
《Classical Music Daily》稱其音樂為「東西方古典融合引人入勝的新路向」,而《關鍵評論》則稱其作品「一直維持張力,令樂曲極具韻味」。他的音樂曾在全球各地音樂節演出,包括韓國釜山國際當代音樂節、美國水牛城六月音樂節、墨西哥新音樂國際論壇、意大利Risuonanze音樂節、德國達姆施塔特國際音樂節、古巴哈瓦那當代音樂節等。他的作品曾代表香港參加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世界音樂日(2012、2015)及作曲家國際論壇(2014、2024)。陳氏曾榮獲CASH金帆音樂獎及多項國際比賽獎項,包括芬蘭埃斯波聲樂節、日本國際合唱作曲比賽、荷蘭克瑞斯獎、美國羅伯特·阿瓦隆國際作曲比賽首獎等。
為推廣粵語現代音樂創作,陳氏開發了開放的網上應用程式「廣東話旋律生成器」,能直接把粵語文本轉換為可理解的旋律。程式自2022年5月開放公開測試,已獲作曲家、詞作家、教師、學者等超過18萬次查詢。2023年,他籌辦了首個聚焦粵語現代音樂的國際會議,該會議獲香港電台評選為2023年十大樂聞之一。
陳氏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音樂作曲博士學位,在學期間為為富蘭克林研究學人,並先後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一級榮譽文學士(翻譯)及音樂碩士,師從陳偉光教授。他在香港中文大學兩度榮獲文學院傑出教學獎,並六次獲得教學資助,用於開發樂理與和聲教學的影片和網上遊戲。他的音樂和研究,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、香港中文大學、藝術發展局及其他委約機構的支持,專注於探討粵語文本協音的限制如何化成現代音樂的創意,致力於提升粵語現代音樂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與影響力,並促進了音樂創作、人工智能、神經科學的跨領域合作。